1)第233章 王平,没想到偷个葡萄罪这么大_三国模拟器:这个马谡太稳健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233章王平,没想到偷个葡萄罪这么大

  兵到斜谷隘口时,马谡愤怒的发现,原本驻守在此地的王平和一万兵马,已经在一天前,先一步撤回汉中了,只留下五百个老弱病残的士卒在隘口接应四万大军。

  没错,马谡麾下如今只剩四万人马了。

  五丈原一战,为了引诱魏军深入,居高临下歼之,马谡在前四道防线总共安排了八千士兵,这些士兵在魏军冲上第五道防线的时候,就几乎已经伤亡殆尽。

  正是因为下了如此大的血本,才把敌军大部队引到第五道防线前,并最终歼灭三万魏兵,打出了接近一比四的辉煌战损。

  无论再精妙的战术计谋,战争,总归是需要成本的。那八千士兵,就是马谡在此战中所下的本钱。

  当然,阵亡了八千士兵并不是马谡愤怒的原因。他愤怒的是,又被王平背刺了。

  马谡之所以敢大摇大摆驻军五丈原,不怕被司马懿大军围困,就是因为斜谷隘口在蜀军掌控之中,后路畅通、粮道无忧,战局一旦不理想的时候,他还可以从斜谷隘口从容撤退。

  但是,王平这提前一天撤军,给他狠狠地上了一课。

  王平此举所呈现出来的意思只有一个――你马谡一个人就可以打败司马懿,你天下无敌,你战功赫赫……你很红,但我也不蹭,我先撤了。

  很显然,这样的军事举动是非常危险的。

  倘若司马懿的消息够精通,抢先一步派大军拿下斜谷隘口,把四万蜀军堵在关中

  那后果不堪设想。

  根据留守在此的裨将汇报:王平在接到诸葛亮撤军命令的第一时间,就开始收拾家当分批次后撤。

  王平丝毫没有身为大军后盾的觉悟,他本可以等大军到了再撤军,但他偏偏选择了提前一天走——当然,他还是在隘口留下了五百老兵的。

  可以预见,如果马谡回去找王平算账,王平一定会拿出一大堆理由来搪塞他。

  譬如“依丞相军令而撤军”;再譬如“留了五百士兵接应后军”;甚至王平还可以冷嘲热讽的说:“你马谡那么能打,区区司马懿算个球,他敢率十几万大军来堵你,你就用四万兵马把他十几万大军给全歼了,你马谡有这个能力。”

  可以说,王平从战事一结束就表现出强烈的嫉妒心和不配合倾向,拒绝给予马谡任何形式的助力。在得到撤军命令后,他并没有按照军事常识等大军到隘口再撤退,反而是故意提前一天就走,举措极其失当。

  王平做法,惹得营中大部分将领愤慨不已,纷纷怒骂谴责。在他们印象里,这确实是王平的行事风格:狭隘善妒、固执己见,除了诸葛亮的命令,谁的命令在他那里都不好使。

  哪怕是主将的命令,到了他这个副将那里,也一样不好使。

  按照蜀军军制,副将职务低主将半级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e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