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232章 司马懿:年轻人不讲武德_三国模拟器:这个马谡太稳健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232章司马懿:年轻人不讲武德

  “传我将令,令司马师率三万人马从东面鱼尾台发起佯攻;司马昭至阵前督战,继续进攻,直到登上五丈原,攻破蜀军大营!”

  位于战场之外的司马懿连声发号,命令魏军保持连绵不断的高压攻击态势,甚至把两个儿子都给派了出去。

  司马懿很清楚,即使押上一切,战局也并非如他想象中那么容易。这支蜀军除了作风顽强,还有连弩和未知的底牌。

  前次在长安城外,三万蜀军轻松全歼四万五魏军的一幕,他不会忘记。

  倘若蜀军在将败未败之时,忽然祭出一些魏国没见过的武器或手段,那么魏军此战绝对讨不了好。到那时,即使优势一方与劣势一方的位置不会互换,双方的战力对比也必将大大拉近。

  但顾虑再多,司马懿也不得不破釜沉舟打这一仗。

  不单单是气氛烘托到了这里,不打不行。

  他必须要摸清楚马谡的所有底牌。

  如此,才能通盘考虑接下来的计划,这个计划包含了国家、家族、还有子孙后代。

  ……

  五丈原上,魏、蜀两军正在激烈绞杀。

  魏军正在破釜沉舟式的进攻,蜀军则在舍生忘死般的防守。

  这是马谡之前一直不曾尝试过的战争方式,也是司马懿之前一直极力避免的战争方式。

  现在,两个人不约而同选择了这个“一将成名万骨枯”的决战方式。

  随着战斗的进行,司马懿不得不承认,他低估了蜀军在正面战场上的战斗力。准确来说,是低估了马谡麾下士兵在正面战场上的战斗力。

  倘若今天驻守五丈原的主将是诸葛亮,司马懿断然不会发起全面攻击,他不想让自己的士兵全部死在八阵图之下。

  没错,若是诸葛亮统兵,其断然不会采取马谡这种“愚蠢”的打法,把最大的利器之一――诸葛连弩,在初次交手中就打光。诸葛亮一定会采取兵与阵法结合、连弩与兵器结合、长短并用,最大程度发挥军阵威力的方式来对敌。

  这样的打法,可以让蜀军在即使面临三倍以上敌人的时候,也能立于不败之地。

  当然,也不可能取胜。

  诸葛亮又不是神,逆不了天。

  然而马谡并没有这么做,或许是他根本不会用八阵图的关系,或许是出于其他什么原因,很轻易的就把连弩铁箭打得七七八八。

  多年统兵的经验告诉司马懿,马谡这样的打法是难以持久的。

  司马懿很想知道,马谡的依仗到底是什么?

  他为什么可以连战连胜?

  这不合理!

  双方的兵种相同,都是步兵,战斗力应该也相差不大。

  可魏军足足有十五万,是蜀军兵力的三倍。即使除去部分驻守在萧关、陈仓的兵马,魏军仍然有十四万之多。

  十四万对五万,怎么可能输呢?

  很快,一个时辰过去。

  魏军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e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