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176章 在下麴尚,姜尚的尚(感谢一片冰心_三国模拟器:这个马谡太稳健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176章在下麴尚,姜尚的尚(感谢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白银盟!)

  长宁县,麴家大宅正在召开麴氏宗族大会,除位于临羌县的分支家主麴平外,所有分支家主都已悉数在座,与左右交头接耳,议论纷纷。

  这已经是七天之内,麴平第二次缺席宗族大会了。

  当然,麴平缺席是有难处的,且经过了族长麴允的特许。

  麴允深切地知道,麴平绝对不能离开临羌县,后者目前正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麻烦――秃发寿阗所统领的秃发鲜卑部落,正在对麴平那一支族人发难。

  这也是麴允此次召开宗族大会的主要原因。

  自东汉中平二年(185年)凉州发生边章、韩遂之乱后,凉州百姓或南下投蜀、或东投汉中、或死于战乱,汉人愈少。与之相反,羌人越来越多,活动范围越来越大。

  原本分布在东三郡的麴家,也不得不收缩地盘至西平、金城两地。

  建安二十年(215年),曹操荡平雍凉,横行凉州三十年的羌人死的死、逃的逃、降的降,凉州为之一空。

  作为凉州为数不多的汉人,麴家的日子一下子就好起来了。乘机将族人分散出去,收复祖地,开枝散叶。

  但这样的美好局面仅仅维持了数年,便因突然出现的塞北来客,而宣告结束。

  拓跋匹孤率领一支鲜卑部落,南迁凉州,在东三郡安了家。

  拓跋匹孤原本是塞北鲜卑族,拓跋氏部落首领拓跋桔汾的长子。

  曹魏黄初元年(220年),拓跋部大人拓跋桔汾逝世,次子拓跋力微因其母为“天女”,相貌神异,故被立为首领(即北魏元皇帝),而拓跋匹孤虽为长子却不得继位。

  拓跋匹孤因此愤恨不平,率领一部族人出走,由塞北阴山、河套一带,沿黄河、顺贺兰山脉东麓南下,来到河西、陇西以北游牧。

  后逐渐定居于凉州西平郡临羌县周边。

  拓跋匹孤的儿子寿阗生于棉被之中,鲜卑语称棉被为“秃发”,拓跋寿阗就被称为秃发寿阗,这支鲜卑部落就此得名,称秃发部。

  族人皆为首领拓跋匹孤不能继位而鸣不平,索性由此改姓为秃发氏,摒弃了原拓跋姓。

  蜀汉建兴八年(230年),即今年,拓跋匹孤去世,其子秃发寿阗继首领位,秃发鲜卑一改之前十年温和的作派,开始变得咄咄逼人起来。

  经过十年和平发育,秃发鲜卑部落日渐壮大起来,游牧范围也逐渐扩大,很快与盘踞在此的麴家接壤,并时常因抢地盘而发生摩擦。

  首当其冲产生矛盾的,便是临羌县麴家,即麴平所统领的麴家分支。

  秃发鲜卑部如今人口已有数万,几与麴家人口相当。

  在这个时代,遇到这种抢地盘的行为,通常都是凭武力说话。

  谁的拳头大,谁下手狠,谁说了算。

  秃发寿阗骑着马,对河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e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