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三三四章:朝廷之命,一波未平一波又起_守寡后,我靠种田娇养了糙汉将军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嘛搞得好像很水深火热的样子,我们江南镇有粮,不至于捱不过这个冬天吧。”

  要是搁以前,这场寒潮对江南镇就是致命的打击。

  但今时不同往日了。

  江南镇是朝廷特批的承包式试验田地区,今年百姓们粮食丰收,又无需交粮税,撑过这个冬天,对江南镇来说,不难啊。

  百姓们冬日不种地,除了冷一点之外,基本不受什么影响。

  要说损失,她才是最倒霉的那个吧。

  周凉叹气摇头,又掏了样东西出来给她。

  那是一方牛皮制的软布巾,手感非常好,拿在手上跟手摸在水里的感觉一样柔软。

  牛皮方巾上有字,还有数个看起来很有分量的印章。

  祝江江扫了一眼上面的内容,这下她的表情也跟周凉一样凝重了。

  “你打算掏多少?”她问周凉。

  那牛皮方巾是朝廷送来的信件。

  上面除了要求各个地方的衙门想办法抵御寒潮,维护当地百姓安稳之外,还要求有能力的衙门,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,支援信中的其他几个特别艰难的地方。

  这封信,算不上圣旨,没有强制的意思,因为签的是太上皇的名字。

  但周凉和祝江江都明白,这道类似口谕的旨意,从北至南,经过数个衙门,盖了数个衙门的印章,最后到了周凉手里。

  这是什么意思,两人都明白。

  皇上这是想借江南镇的力量,助朝廷一臂之力,支援信上那几个朝廷顾不到的地方,度过这个难关。

  至于为什么是太上皇的手信,而不是圣旨。

  是因为皇上清楚,江南镇虽然有粮,但粮食都在农户们手里。

  衙门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没有收粮税,此刻江南镇衙门的粮仓,可以说是颗粒无存。

  要想完成朝廷下达的任务,只能是征粮。

  这个事情,毫无意外的落在了周凉的肩上。

  他一个刚上任两年的新官,哪来儿这么大的号召力?

  “还能掏多少,衙门现在有多少粮食我就掏多少呗。”周凉故作轻松的模样。

  他这个样子,给祝江江的感觉就是,他已经做好了因为办事不力,被朝廷摘掉乌纱帽的准备了。

  “衙门除了我家今年便宜卖给你的粮食,其他农户应该都没有卖给你吧?”

  祝江江瘫靠在椅背上,跟他一起摆烂。

  她家在村里有五十多亩田,在花海旁边有衙门发的试验田五千亩,除了留下养活自己和手底下员工的粮食,多余的她没地方放,就便宜卖给衙门了。

  但那批粮食,正常情况下,养活一个镇的人,也只够吃十天左右。

  现在,朝廷可是分给了他们三个镇的任务,冬天那么长,寒潮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褪去,他们怎么可能会完得成这个任务。

  “小娘子,这是我身为朝廷命官的职责,与你无关,你还是管好留在你家的那些客人就行。”

  周凉不想再连累她了。

  这是朝廷下发给他的任务,跟祝江江无关,若什么事儿都要靠她,那他这个官做得,才是毫无意义。

  祝江江没有说话,也不敢说话。

  此事兹事体大,不是她在江南镇靠嘴皮子胡咧咧就可以完成的,那可是事关三个镇百姓的生死。

  而且,在小西州的时候,为了跟东照国争抢一个铁矿份额,她拿自己空间里的千亿物资搭了进去。

  现在,空间里的东西,已经所剩不多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e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